通知公告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河南城建学院关于举办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15 浏览量:

全校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2〕2号)安排,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经研究,决定举办河南城建学院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机构

(一)设立大赛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

组  长:张惠贞  王召东

副组长:王  靖  刘守勇  宿金勇  周颖杰  吴晓红  陈松涛

成 员:李青岭  张建国  王许涛  殷战稳  闫继涛  

    何宗耀  毛艳丽  郑豪民  樊铮钰  杜玲枝

各学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何宗耀(兼)

成  员:张  崭  朱  凯  鲁春阳  张金俊 杨  毅

尹国友  王居东  杨亦龙  郭小冉

(二)设立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

主  任:周颖杰

副主任:何宗耀  

成  员:张  崭、张金俊、杨  毅、尹国友以及省级以上大众创业导师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校外具体人员由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不少于7人)

二、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三、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河南城建学院

承办单位: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校团委、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各学院

四、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五、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 35 岁(1987 年 3 月 1 日及以后出生)。

(五)各项目报送单位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六、大赛总体安排

(一)赛道设置

根据国赛和省赛赛制要求,我校校内选拔赛将组织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产业命题赛道,具体参赛要求请见附件。

(二)参赛报名

1.即日起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我校报名截止时间为510

2.参赛团队网上报名后,各学院需汇总学院报名情况并在5月15日之前以电子版形式集中报送至创新创业学院,格式为“xx学院互联网+大赛参赛项目汇总表”,邮箱cxcyxy@hncj.edu.cn,为争取更多我校项目进入省赛初审,要求每个行政班(含毕业班)报名项目数量不低于6个。

(三)校赛安排

校赛采用学院选拔赛、校赛初审和校内总决赛三级赛制,报名时间截止后,各学院可根据学院选拔赛情况推荐不超过本学院报名数量5%的名额参加校内初审,获批2022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重点培育项目的直接进入校赛初审,不占用推荐名额,不再重复推荐。学校将组织专家对进入初审的项目进行打分,初审评审内容为项目计划书和PPT,不进行项目路演,学校根据初审排名遴选一定数量的项目进入校内总决赛,校内总决赛视疫情防控情况采用现场路演或者线上路演的形式进行。

各学院请把推荐参加校赛初审项目的项目计划书、PPT和汇总表打包发送至邮箱cxcyxy@hncj.edu.cn,命名格式为“xx学院推荐校赛初审项目汇总表”,汇总表排序视为各学院选拔赛名次排序,截止日期为5月20,校内总决赛拟定时间为6月初,校内总决赛前学校根据初审排名情况遴选部分项目参加校赛赛前训练营,校内总决赛结束后,根据参赛项目排名情况及教育厅给我校分配名额择优推荐项目进入省赛初审。

七、评审规则

详见大赛报名官网。

八、奖项设置

(一)参赛项目奖

1.高教主赛道金奖4个(创意组2个,初创组1个,成长组1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1个(含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产业命题赛道金奖1个,获奖项目颁发证书,同时给予项目团队(含指导教师)后期发展扶持资金5000元/项目。

2.高教主赛道银奖5个(创意组3个,初创组1个,成长组1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2个(含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产业命题赛道银奖2个,获奖项目颁发证书,同时给予项目团队(含指导教师)后期发展扶持资金2000元/项目。

3.高教主赛道铜奖9个(创意组5个,初创组2个,成长组2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3个(含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产业命题赛道铜奖3个,获奖项目颁发证书,同时给予项目团队(含指导教师)后期发展扶持资金1000元/项目。

4.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优秀奖若干个,获奖项目颁发证书。

注:①对于所报项目数量偏少或质量不高的情况,最终评选奖项由评审委员会研究决定;

②根据项目参加省赛和国赛排名及获奖视情况追加校赛相应奖项数量;

③项目团队所获扶持资金须用于项目后期发展,根据实际支出情况按照学校财务相关规定据实报销。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10名)

颁发获奖证书,认定教学工作量40个/人,科研量化分40分/项目。

注:①根据项目在省赛和国赛获奖情况,适当增加校级优秀指导教师数量;

②教师指导项目如若同时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和校级优秀指导老师按照获奖最高级别奖励,不重复奖励。

(三)优秀组织单位(5个)

颁发奖牌及奖金3000元/单位。

注:奖金须用于学院选拔赛组织工作人员

(四)国家级、省级奖励

1.获得国赛金、银、铜奖的项目团队(含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参照《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鼓励全省高校师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指导意见》(教办高〔2021125号)执行

2.获得省赛一、二、三等奖的项目团队(含指导教师),分别给予项目后期发展扶持资金15000元/项目、8000元/项、4000元/项;

3.获得省赛一、二、三等奖项目指导教师,根据《河南城建学院关于印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调整)的通知》(校政〔2020〕32号)精神,获得国家金、银、铜奖项目指导教师,每个项目奖励科研分100分、80分、60分,认定教学工作量100个、80个、60个;获得省赛一、二、三等奖项目指导教师,每个项目奖励科研分60分、50分、40分,认定工作量60个、50个、40个;获得校赛一、二、三等奖项目指导教师,奖励科研分40分、30分、20分,每个项目认定工作量40个、30个、20个。

注:①同一奖项按最高奖励额执行,不重复奖励;

②项目团队所获扶持资金须用于项目后期发展,根据实际支出情况按照学校财务相关规定据实报销;

③工作量和科研量默认为第一指导教师,如需分配由第一指导教师填写分配表报送相关部门。

九、工作要求

(一)宣传发动。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鼓励师生观看大学生创新创业题材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 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同时挖掘校友资源,鼓励更多的学生和毕业生参与到本次大赛活动中来。

(二)高度重视,成立大赛组委会,并明确负责领导和一名教师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组委会及具体负责教师名单于422日前发送至邮箱cxcyxy@hncj.edu.cn,命名格式为“xx学院大赛组委会名单”,纸质版签字盖章后交到创新创业学院办公室(行政楼204房间)。

(三)各学院要做好学院选拔赛组织工作,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 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十、其他说明

大赛咨询电话:2089868

联系人:王居东    郭小冉  

 

大赛讨论QQ群:233056235(城建互联网+赛事交流),请各学院负责教师、项目指导教师和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及时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交流和讨论,后期通知将同步发布到本QQ工作群。

 

附件:1.河南城建学院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方案

    2.河南城建学院第八届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方案

    3.河南城建学院第八届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方

    4.河南城建学院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xx学院参赛项目汇总表

    5.河南城建学院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xx学院推荐校赛初审项目汇总表

     6.优秀指导教师评选细则

     7.优秀组织单位评选细则

     8.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9.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学生报名操作手册

     10.关于鼓励全省高校师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指导意见

 

 

河南城建学院

2022415日